Tuesday, July 31, 2007

朋友的母亲

有些话,即使是真的,也不该说出口。与我说这话的时候,他的母亲的心在淌血,她的眼中有泪光,对着我一闪一闪,我知道,她有多痛。

有些东西“明知道”,可是它却偏偏不那么发生。
有些东西是“心中有数”,可是它的结果却往往背道而驰。
小时候--念书的时候,与奖项的联想,都是直接、干脆、诚实的,说是某某人,大概就是某某人了。
没有风浪的大海,大船可以直线航行。
稍大了一些,知道的与认知的,实际状况并非如此。
有些东西可以精准计算出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有些东西不可以。它还是有自己的常规,有道德的批判,有常人的眼光。

我与朋友的母亲熟络,时不时会挂念着她。
独居的老人,渴望的是一种“团圆”,可是子女各奔东西。对于我的电话,我的到访,我的相约早餐,她心存感激。
一日,她有感而发:我是那么的寂寞,本不该寂寞的老人说她寂寞,何尝不是一种悲哀。更悲哀的是,当她把这句话告诉我的好友时,竟是这样一句冷冷的回答: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寂寞的。
我的朋友居住的地方,距离他母亲的家开车只有5分钟,可是他多久没有来看母亲了。我过去的家与朋友的住所,也只有5分钟的路程,可是从来,他没有说过:来我家晚餐。
添一双碗筷是那么困难的事吗?有空的时候回家看一看母亲,是那么困难的事吗?我那成家当了别人父亲的朋友到底有怎样的苦衷?
当我想起我朋友母亲的说话与他的回答的时候,我觉得世态炎凉。有些话,即使是真的,也不该说出口。与我说这话的时候,他的母亲的心在淌血,她的眼中有泪光,对着我一闪一闪,我知道,她有多痛。

Thursday, July 26, 2007

黃明志

你很有才华,充满朝气。
大家好像都很喜欢你的“麻坡的华语”,还有最近那首用国歌开玩笑闯祸的rap......
黃明志,我只想对你说:你还年轻或许你不知道,一个人可以很“自我”,可是过份的“自我”,会变得自私......
我的同事ah bob想必非常欣赏你,他在他的blog贴上你的点滴......
请愿? ??
我只在bob的blog写上:你是真英雄吗?
你可知道:每个人都想做英雄,可是又怕死......

爱国少年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在小学的课文中,读过这样一个叫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故事。
重新阅读,重新回味,借以聊慰快乐的童年、无悔的青春。
(就不知道,今天的小学生还读不读“爱国少年”?他们现在读的是怎样的故事?)




(图片:1493年的热那亚Genova)

一艘法兰西的轮船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直航,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乘客中有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瑞士人。其中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衣衫褴褛(*我当时学会了这个词汇),他远离人群,孤独地用阴沉沉的眼光望着人们。他所以这样对人们冷眼相看,不是没有原因的。两年前,在乡下种田的父母把他卖给一个卖艺的班子。班子里人打他,踢他,饿他,强迫他学会把戏,带着他到法兰西和西班牙一带去卖艺,但他们却老是打骂他,连饭都不给吃饱。
到了巴塞罗那后,他的处境更可怜了。因为实在受不了虐待和饥饿,他终于从主人那儿逃走,到意大利领事馆去请求保护。领事很可怜他,把他安排在这艘轮船上,并叫他带一封信给热那亚的守卫官,请守卫官把他送回老家去。
这孩子形容憔悴,穿得又很破烂,却坐在二等舱里,人们觉得奇怪,都盯着他(*当时我从描述中对他产生同情)。但别人问他话,他却不回答,好像他憎恶所有的人。他对人们一律白眼相看,艰难和困苦已经把他的心灵摧残到了这种地步。

有三个旅客一再询问他,终于使他开了口。他用意大利、法兰西和西班牙三种混杂的语言把自己的身世讲给他们听。(*大概那个时候懂得这些国家,但从没想到长大后会到这些国家游玩。)这三个人虽然不是意大利人,却也听懂了他的话。他们一半出于怜悯,一半由于酒后兴起,给了他一些钱,一边继续和他谈笑,想再探听些事情。这时又有几个女人走进来。她们听了他的话,都想显示一下大方,因此故意把钱很响地抛在桌子上,大声说:“给你!把这些也拿去!”
少年低声答谢着,把钱装进衣袋里,在他愁苦的脸上第一次现出了欢喜的笑容。他回到自己的床位里,拉上床幔,躺下来静静地盘算着今后的事情。他想,用这些钱可以在船上买些好吃的东西,一饱两年来的饥肠,而且到了热那亚后,还可以买件上衣,换掉身上的破烂,剩下的钱还可拿回去给父母,好使他们对待自己和善些。这些钱对他来说,可算是一笔财产。
他在床上高兴地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三个人还在围桌闲谈。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谈论他们旅行过的地方。后来谈到了意大利,一个抱怨意大利的旅馆不好,另一个说意大利的火车很糟。后来,谈得愈来愈起劲,把意大利说得简直一无是处了。一个说,与其到意大利还不如到北极的好,另一个断言意大利除了土匪一无所有,第三个说意大利的官吏都是文盲。(*对这些坏话记忆犹新。)
“愚昧的国民!”一个说。
“龌龊的国民!”另一个说。
“强——”第三个正要说“强盗”,可是话还没有说完,钱币就像冰雹一样打在他们的头上和肩上,噼呖啪啦地滚落在桌子上和地板上。那三个人气得暴跳如雷,抬头看时,又有一大把钱打在他们的脸上。(*当时很惊讶这少年哪来的勇气?)“拿回去!”少年从床幔后面探出头,轻蔑地说,“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 (*觉得这个少年很steady,很有骨气!)

作品简介:
此文取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亚米契斯(Amicis,E.D.)一部取材于儿童生活的作品。它以日记体的形式和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口吻叙写了主人公一年之中的所历、所闻、所见和所感,抒发了乡国之感、师生之谊、亲子之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通过一个个平常又满蕴人情味的生活事件,把爱和美注入读者的心田。

Wednesday, July 25, 2007

移民

新加坡当然不是天堂,我们新加坡人也得每天工作到要死才有口饭吃。只看到一个城市某部分的坏就判它死刑,这种人到哪里都不会开心。

早上开车时扭开收音机,958的听众在“留言机”大发伟论。
一个听众很可爱,说什么如果要“外来移民”,宁愿要中国人也不要其它人种,并感慨新加坡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其实“中国人”是她容易辨识的,或许我比较“厉害”,也看到了很多来自印度的“印度人”。
对我而言,什么人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人。
几个月前我乘坐住宅区的小巴去地铁站,车上一个中国妇女在车上批评新加坡,滔滔不绝把新加坡说得一无是处。最受不了的是,她说:我现在是在“试验”阶段,这里住住那里看看,比较之后什么地方好我就选择移民哪里。
口气之狂妄叫人听了非常不爽,换成过去的我,会马上变成小学课文上的“爱国少年”(见注解),但我没有,现在的我比较包容也不再那么感情用事。
谁都可以有意见,谁都可以说我国家的不是,但请小心照顾别人的感受。小巴那么小,空间那么逼促,她的每一句话,肆无忌惮刺激我这个新加坡人的神经。
新加坡当然不是天堂,我们新加坡人也得每天工作到要死才有口饭吃。只看到一个城市某部分的坏就判它死刑,这种人到哪里都不会开心。
人人都有选择,不开心可以选择离开,我真后悔没有在下车时问她:新加坡既然那么不好,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

注解:《爱国少年》的故事描写一个11岁的Genova的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Genova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我的爱国心或许就是在故事的潜移默化下培养起来的吧!

Tuesday, July 24, 2007

凭什么

当然老板还是可以charge六个人$500,问题是你凭什么卖人家$500,人家凭什么给你$500。

好友的旧同学从文莱来,他们热情的请对方到芽笼某餐室吃海鲜,理由是:慕名已久,非常好吃,一定得去。
于是六个人满怀期待前往,食物的美味不在话下(虽然味精特多),可是这家餐厅的“贵”和“霸气”却叫人不敢恭维。
听说当你坐下,点菜的人根本不理会你的需要,就擅自决定你应该吃多少只螃蟹?多少只虾?好像用餐的是他不是别人。
这还不用紧,夸张的是,结帐的时候,六个人竟然吃了$500。是什么山珍海味?竟然要吃到$500?
这样的索价不可思议,又不是什么大酒店?又不是什么著名的海鲜馆?想来想去就是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贵。
吃饭的人有没有“当Robert”的感受我不知道,对我而言,这简直与“打抢”没有两样。是咖啡店lei! 是hawker food lei! 听的人心都痛,不要说是吃和付钱的人。
真的,再说下去,恐怕那些被吃进肚子的鱼/虾/螃蟹都要“复活”过来跟着一起生气和抗议。
其实这家餐厅的“贵”和“霸气”,之前就有听说,没有光顾的原因,是因为除了菜色,我觉得服务与价格同样重要。吃饭是要吃得开心,而不是去受气。
当然老板还是可以charge六个人$500,问题是你凭什么卖人家$500,人家凭什么给你$500。
这样追究起来,想到orchard第三季要launch的pjt竟然per square feet是$5000,我更是要问:凭什么???或许他们都有好理由。

Monday, July 23, 2007

看书

这个世界充满太多的诱惑,有时会规定自己要看书,然而当书捧在手里,灵魂却在摇晃,徘徊字里行间,然后迷失。



要现代人看书并不容易,先要有时间,然后要有心情。现代人两样都没有,所以现代人不看书。
工作10-12小时,回家孩子需要attention,一天通常在精疲力竭的状态下结束。根本来不及检讨度过的一天,睡眼惺忪迎来的又是第二天的早晨。

就因为我们与书的关系越来越淡远,所以最近当我看完 Sara Gruen的《大象的眼泪》和正在看John Conolly的《失物之书》时,我感慨万千。
我佩服两位活在当下的作者,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静下心来写作?不知道他们怎么有那样的耐性和毅力创造出令人感动的作品?

如今称为作家的一大堆,市面上出版的作品也多不胜数,然而真正可以选择来阅读的,其实并不多。
很多创作,如果不客气的批评,说穿了也只是垃圾,当这个世界已经充塞太多垃圾的时候,我们还要再多的垃圾来做什么?
真正握笔的人不多,真正在阅读的人更少。阅读已死,为书本哀悼。

Friday, July 20, 2007

英雄

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的在为这个社会尽心尽力的人,他们或许寂寂无名,但是他们才是英雄。



(pix Thong Kah Hoong / Zaobao)

近来,有人去挑战美国死亡谷,也有人企图徒步穿越南美洲最大盐湖。
想不通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白痴”的梦想,要与自然挑战,要战胜自然。
我一直相信,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应该和谐共处,而不是对立存在。

宇宙无限,人很渺小,要挑战并战胜自然,听起来简直就是虚妄之言。
那些喜欢与自然抗战的人,凯旋归来时/甚至在还没出发前,常被媒体塑造成英雄,然而他们的“英勇行为”对某些人来说只是“愚昧举动”。
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毅力,其实还有很多方式,挑战无限只有落败的涂地。

生命可以贡献在更有意义的地方。征服一座山峰的满足感,非常个人且带着虚荣,对这个社会并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的在为这个社会尽心尽力的人,他们或许寂寂无名,但是他们才是英雄。

写到这里,想起许哲,那是一位非常令我敬佩的长者。不敢称她老者,是因为我们谁都不如她,110岁了,身体还是那么硬朗,而且还全心全意帮助很多比她年轻有需要的老人。
许哲,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Thursday, July 19, 2007

星妈

除了缠功一流,这个星妈,还有另一特色,就是讲话滔滔不绝如大江水流,几乎要把人给“淹”了。

如果我当歌星,我才不要我的爸爸妈妈,或者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当经纪人。
由自己人出面,难以客观,血浓于水的关系,利益全摆在自己人那一边,对外关系,不容易搞好。
关于难搞的星妈,过去就有听闻,凤妈是其一。凤姐大小事,凤妈一手包办,任何人想动凤姐一根凤毛,休想!
凤妈虽然不善解人意,但至少有本事帮女儿釣到金龟婿,还是打从心里佩服。
无端端想起凤姐凤妈,是因为本地一女星,也由妈妈出面,当自己的经理人。
这个星妈/经理人,我领教过,喜欢电话死缠烂打,步步追踪。聊了数回,一天要我手机号码,我当然不肯,怕午夜十二点会被她吵醒。
除了缠功一流,这个星妈,还有另一特色,就是讲话滔滔不绝如大江水流,几乎要把人给“淹”了。
最受不了的是,一直要把女儿“推上报”(还好不是...),不管她此刻有没有新闻有没有卖点,总之做事一面倒就是了。这样的星妈,不知最后是会帮了女儿?还是毁了女儿?

Wednesday, July 18, 2007

真字餐馆

这家海鲜餐馆,不是我最喜欢的海鲜餐馆。
但常去,是因为能够找到“记忆中的海滨风情”。建筑是50、60年代常在海边出现的浮脚bugalow,前院是宽敞的停车场,后面那一片茂密的树林,在未填土前,有延绵的沙滩,以及蔚蓝的海洋。
与好友再次约在这里小聚。
意外发现,菜单上的价格表,因为GST涨了2%,而做出“惊人”的更改。
不是贵的问题,而是每一道菜肴标明的价格,都以“真字”出现。
例如白灼虾,分大中小是:17.12,27.82,34.24;鲜橙汁,29.96;鲜芒果汁,4.137;泰国椰子,33.45;黑啤酒,11.77;黑啤酒(罐装),5.885。
看了很不舒服,觉得餐馆太小气了。问穿着很像SQ kebaya,仿佛是新航退休下来的老空姐(女招待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她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或许餐馆是为了搞创意,但如果真是为此,这种创意不要也罢。若是为了避免与计较的客人有不必要的争执,那又不用过于担心。
总之,这样的“真字”价格表,叫人看了很不舒服,觉得这家有几十年历史,有点小名气的餐馆,真的是太小气了。

Tuesday, July 17, 2007

林怀民

其实,很多人并没有资格走进剧场。你不用对他有“尊重别人”的要求,他连什么叫“尊重自己”都不会。这种人根本与艺术沾不上边,进错了会场。



(摄影图片:云门舞集)

当你很用心在经营某件事情的时候,你不允许别人来破坏。

云门在北京演出《水月》,刚开演不到两分钟,闪光闪起(有人拍照),林怀民喊停,布幕落下,然后重新开始。
那个白痴拿相机拍照的观众,根本不懂他这个无知的举动,对台上舞者的杀伤力有多强。
对于要求一丝不苟的导演,除非相机闪光是效果之一,要不然决不允许出现。

如果你认识林怀民,你就不会觉得他小题大做。
如果你认识林怀民,知道他用心用情耕耘他毕生的舞蹈事业,知道他事事要求完美和精准,你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会那么做。

剧场,是“朝拜艺术的殿堂”,本就是一个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地方。其实,很多人并没有资格走进剧场。你不用对他有“尊重别人”的要求,他连什么叫“尊重自己”都不会。这种人根本与艺术沾不上边,进错了会场。

p/s :

“林怀民喊停”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1993年,云门在上海演出《薪传》,演到当中《渡海》的段落,因为观众拍照以及小孩哭声,林怀民下令暂停演出,不久之后才又宣布重跳《渡海》这一段。

当Poodle遇上Schnauzer


(我们家的狗 - Hugo)

我看狗,狗其实也在看我,只是我不知道罢了。

我认得这条Poodle,每天早上,这条Poodle被一个中年男人带下楼,散步/poo poo。
我认得这是同样的一条Poodle,每天晚上,这条Poodle被一个年轻男人带下楼,散步/poo poo。
经过数回的观察,我确定是同样的一条Poodle,也确定了两个不同男人之间的关系。

当这样的推论确定,在很久以后,我才发现,我其实也一直被这条Poodle观察着。
这几个月来,这条Poodle在我观察它的时候,始终没有看我,更不用说到出声,严格来说,这是一条不太friendly的Poodle。
可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有一晚我回家,看到它时,它意外的靠近我,然后朝我凶狠的吠了起来,并作状要扑上来。
我真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你是怎么了,Poodle,难道你转性了吗?
那个年轻男人告诉我:他闻到你身上某个味道,并确认这个味道曾经吓唬过它;一闻到这个味道,它都会失控乱吠,甚至去attack?......

那会是什么味道???这数个月来,你不但没吠我,连正眼也懒得看我一下,我身上的味道,你不是闻了千百回?不是熟悉了吗?......
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我猛然记起刚才在妈妈家的时候,我跟我弟弟的Schnauzer - Hugo玩了一回,并抱了它一下。
是Hugo的味道,是Schnauzer的味道,这条Poodle过去肯定被Schnauzer欺负过,所以一闻到Schnauzer的味道,就报复似的要往我身上扑过来。
终究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两天正在读J.Krishnamurti的《You are the world》,里头有这样一段话:--
你是观者,也是被观之物;你是分析者,也是被分析的对象。
J.Krishnamurti一针见血指出发生在我与这条Poodle之间的事故。

Monday, July 16, 2007

开车与工作

工作与开车没有两样,只有祈祷路上不要遇到路霸,不要遇到鲁莽的驾驶者,要不然会死得很难看,或自己是怎样死的也不知道。

XY看到我开车,说:我不知你已拿到license。
告诉他,那其实是1989年的事情。相隔18年,你还会驾?他说。
其实有些技术学了一辈子也不会忘。问题是你敢不敢?对自己有没有信心。
但话说回来,顺畅的驾驶其实由不得你,马路如虎口,没有责任感的其它公路使用者分分钟威胁你的安全。
好比上班,工作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人,那些讨厌的office politics,比工作更折磨人。
工作与开车没有两样,只有祈祷路上不要遇到路霸,不要遇到鲁莽的驾驶者,要不然会死得很难看,或自己是怎样死的也不知道。

Friday, July 13, 2007

奖学金



一个人的成功,是很多人的成全。当我们进入生活的正轨,我们确实是有义务帮身边需要的人一把。
这是我对生活的信念,因为我从他人,从这个社会得到太多。


今天出席报业的奖学金颁发典礼,有很多感触。
我不知道台上的那些奖学金得主的家庭是不是都很穷,可是像我这样来自穷人家的孩子,当年念书靠的就是那些奖学金,奖学金是我生命的阳光和雨露。我就是靠着奖学金和助学金一路顺利完成学业的。

当年知道有奖学金这回事,简直无法置信。哪里有这样好的“空头”?当年真的是年少不知事啊!
在申请的时候,还很犹豫自己的成绩不够好。虽然10年的中小学课业成绩,我有整8年不是排名第一就是第二。

后来听说还有助学金,那简直太棒了,如果拿不到奖学金,至少还有助学金来救命。
当时爸爸和妈妈都很努力确保我们7个兄弟姐妹都有书读,但奖学金和助学金赐予我的“恩泽”,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一个人的成功,是很多人的成全。当我们进入生活的正轨,我们确实是有义务帮身边需要的人一把。
这是我对生活的信念,因为我从他人,从这个社会得到太多。

Wednesday, July 11, 2007

测谎器

我要把他捧成明日之星,我敢保证,明日的他肯定要比今日的周杰伦不知还要红上多少倍......

有时我们必须学会原谅和包容一些爱撒谎的人,因为他们是那么的缺乏自信与安全感。又或者,他们是为了某种利益关系而不得委曲求全。
但有时我们也不能被人家当成是笨蛋,以为他说的话我们全信了。

记者/编辑=测谎器,我们必须懂得判断。

Tuesday, July 10, 2007

家人



(19 1 2007 @东京机场)

生命无需喧哗和热闹,平静的人生更能咀嚼出精彩。简单的生活,本来就很快乐。越简单,越是一种美。

与家人团聚是一件快乐的事。
这件事,年轻的时候不会知道。四十以后,迫切希望把时间给家人,而与家人每个星期短暂的相聚,则是整个星期工作以外最大的期盼。

一个星期两个休息天,经常我会把一天给自己,一天给家人。
给自己的那天,打扫是首要任务,吸尘抹地清洗厕所和阳台还有脏衣服,现在多了辆车,在肥皂泡沫里没有怨言度过一个快乐的早上。
下午,若阳光普照,可以到海边骑脚车,或者索性躺在草地或沙滩上晒太阳,要不然懒洋洋的在泳池畔看书和翻杂志。如果时间允许,傍晚的时候可以来一个小睡。晚上,看书/看电视,偶尔下厨弄一道自己喜欢的晚餐,要不然,随便吃一点,稍迟些,到海边小贩中心享受一瓶冰凉的啤酒和香喷喷的烧烤鸡翅膀。这就是我星期六的生活。但如果碰到好友邀约吃晚餐/聊天,那肯定赴约。享受与好友们的约会,除了联系感情,还可以分享彼此的近况与心情。

星期天,到妈妈家是例常活动。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来,乐的当然是妈妈。把七个子女养大,没有任何的期盼,期盼的可能就是每个星期天,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她张罗我们的午餐,张罗一份数十年来同样的快乐。
刚过的星期天,外甥Ian来电说可以去载他到外婆(我妈)家吗?除了愿意还是愿意。过后虽然也老远的把外甥女Joyce送回三巴旺再开车回东海岸上段的家,但觉得能够为自己喜欢的人做点事,那是最大的福气。
生命无需喧哗和热闹,平静的人生更能咀嚼出精彩。简单的生活,本来就很快乐。越简单,越是一种美。

Monday, July 09, 2007

环保袋



限量+明星效应,就能引起抢购热潮。
为了一个bag,台湾的抢购风潮最夸张,现场人多,而且乱。店未开门,已吵起架,差点大打出手。
S$25的一个环保袋,现在ebay已炒到US$399。你说惊人不惊人?

其实,人们是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bag?商家又是以怎样的心态推出这个bag??
如果是为环保,那限量来干什么?只有“限量”的那一撮人才有资格为环保尽一份力吗?
商家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用限量制造“恐慌”,达到宣传效果??

Anya hindmarch历史浅短,但很有名气。除了懂得经营之道(如可以把自己的相片印在包包上--独家拥有),它更懂得拉拢明星名人来为包包造势。
如果你记得Anya Hindmarch 2001年的Be A Bag慈善募款活动,你就会联想这个品牌是多么懂得利用慈善以及社会课题来为自己打响知名度。
当时的Be A Bag慈善募款活动,Anya Hindmarch号召了Elton John和Claudia Schiffer等上百位明星艺人,挑选一张自己喜爱的照片,转印成为包包的图案,并进行慈善义卖,此风潮立即席卷全球。
这一回的环保袋风潮,Anya Hindmarch采用了同样的手段。

我很喜欢这个成品背后所要传达的社会意识,但我并不喜欢像限量这样的概念,而且我觉得袋上“I'm NOT A Plastic Bag”这样的字眼不但没有创意,而且还显得很stupid、碍眼。
虽然如此,S$25的环保袋我还是一个多月前就订了。当然不会拿来拍卖,这是我送给我家小妹的一份礼物。

Sunday, July 08, 2007

孩子



(picture by Glenn @ Ethiopia 2000)

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的成人静静等候。

(如果你到台北,不要让我知道。因为,我会叫你买很多的新书,还有我们这里买不到的CD。但是,如果你不是我亲密的朋友,我绝对不会叫你做这种事。)

在等着看John Connolly的《The book of lost things》的中文版,好友D与YC这个星期天才上路,但我却已迫不及待想走进这本书的世界。
或许是因为刚拜读了马妲的短文《领养者的噩梦》的缘故。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荷兰家庭向印度领养组织领养的孩子竟是一个被偷来的小孩。而如今,印度家庭要求认回自己的孩子。可以这么说,故事里的小孩,是个不幸的孩子,也是个幸运的孩子。两个家长都深爱着他。
可是,要把孩子送回印度可能吗?虽然这个孩子的亲生父母亲绝对有100%权利要回自己的孩子。
这个孩子已经八岁了,他如何重新去适应印度的环境和语言?去理解自己的命运?去面对亲情别离,重新去对自己的生命恶补建塑“家庭”的观念?

马妲的这篇短文让我想起Khaled Hosseini的《The Kite Runner》,如果《The Kite Runner》可以开拍成电影,那“领养者的噩梦”也绝对有条件。

读完这篇短文,内心不无感动。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孩子不幸的被人遗弃,但也有更多孩子幸运的被人疼爱着。
看John Connolly新书的简介,我更愿如此相信:--
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的成人静静等候。

Friday, July 06, 2007

良心

上个月,已开始feel the pain。
到小贩中心熟悉的摊位吃潮州粥,两个人$10.30,我当场叫,怎么今天这么贵?平时都是$8-$9,老板说,柴米油盐现在没有一样不起价。
是起价了,但不可能这么离谱。
这两个星期,这种pain越来越深刻。S 说,平时吃酿豆腐,8件$2,现在$2.40,肥雄的鱼饼,从$1跳至$1.20。
起价不是不行,大家都得生活,我们都明白,但话说白了,有良心的小贩其实并不多。
最近有一条新闻,中国牛肉面起价惹来政府干预,我们不敢有这么的奢望,只希望小贩们不要趁火打劫,要摸着自己的良心做生意。

Thursday, July 05, 2007

数字人生

在晚间报章工作的那些年,“培养”了对数字的敏感。
后来发现,好多人似乎对数字都有自己的剖析方式,好像070707,080808,它可以是一种good luck,也可以是一种not so good luck的诠释。
数字,只是一种符号。不同的符号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1467101426对我而言,有故事,有情感,可以是一篇小说,但对你而言,可能只是一些无聊的数字组合。
相较于画面,数字并不太容易记得,但在我们的一生中,应该有一些数字忘也忘不掉,例如生日,登记号码。
稍有情义的人,也会记得身边一些人的一些重要的数字符号。例如生日、祭日、周年纪念等等。
以前歌星Lam唱过一首数字歌,没有歌词,有的只是数字。我后来也创作了一首数字歌给陈建彬。唱数字歌,有什么意义?我们靠着旋律,把数字记了起来。
这个周末,070707的日子,让我们也创造一些故事,一些记忆,一些神奇,把070707这样的数字记起来。

Sunday, July 01, 2007

30.6.2007

昨天是2006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在电视上除了看胡锦涛穿“毛装”检阅仪仗队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外,也看到美国人民在第一时间拿到iphone的兴奋莫明(虽然那要付出US$500-$600的代价),更在烟火的璀璨与万人的喧闹声中“哀悼”我的国家体育场从此走进历史。
当然也趁这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做很多自己要做的事。

去看了害病的姑丈,与姑姑谈起她的孩子,她的孙子,还有很多我童年的玩伴。有些三十多年不见了,听姑姑说起大家的近况,好像都不如意。40岁的人为工作忙碌,为家庭苦恼,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想起童年这些玩伴,脑海里还是大家当年7、8岁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
一下子我们都长大了,姑姑也惊讶原来我已超过40岁,想当年那个“粘”他的小孩,每个假期都要到她家居住的小孩,原来也已经那么“老”了。
姑姑的疼,姑姑的爱,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姑姑,是那种“对别人大方,对自己吝啬”的人。此外,她对她兄长的关心,以及尊重,还有付出,是我这一生学也学不来的。
长辈不像父母,他们对我们很多的关爱,更不可能一一回报。有生之年,常去探望他们,大概最能叫他们感到欣慰吧?!